海绵城市是指为抵御城市洪水灾害,采用一系列智能技术、绿化技术和节水措施,通过建造大量海绵池塘和绿化带,使城市本身具备“吸水、蓄水、慢排水”等各项功能。海绵城市可以将雨水减少石块径流,降低地面温度,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生态品质。
一、海绵城市的建设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建筑物不断增多,而城市的道路及人行步道也不断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绿化率逐渐降低,城市的硬质化程度增高,导致城市环境的生态质量下降,而这也为城市洪水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种常态化现象的今天,如何有效的应对洪水暴雨事件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海绵城市的优势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应对城市洪涝灾害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参考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构造原理,通过利用城市中的各种自然地形,比如河流、湖泊、桥梁等,打造大量的海绵池塘,让城市成为一个巨大的海绵,可以将雨水快速地吸收并加以净化。海绵城市不仅可以拓宽市民活动空间,增加酷热季节的空气湿度,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的威胁。
三、海绵城市的实施方式
海绵城市的实施方式主要是采用生态方法和工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生态方法包括绿道建设、生态景观建设等,工程方法包括:各类海绵设施、容积雨水设施、绿色建筑等。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绿道建设实际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绿道是指沿城市河道、道路、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具有景观美化、生态保护、交通安全的综合性绿化设施。绿道建设可以为城市的污染防治、洪水控制、社区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巨大的帮助。
四、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
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可以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为了更好的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必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海绵城市监测和评价机制,还要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持,注重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推动全社会的海绵城市意识,逐步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共存。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落地,实现城市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3316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