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中,科学地运用自然、人工等多种手段,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城市内涝、水灾等问题为目标,打造一种可持续性、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的城市模式。
2.1 统计水文学方法
运用珍宝二型、Gumbel分布等统计水文学方法,进行过去各级洪水、内涝灾害等自然灾害资料的收集、筛选、统计、分析,确定出不同程度的特大洪水、大洪水、中洪水和小洪水等洪水设计标准。
2.2 建模模拟技术
借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城市下雨情况、地形地貌、排涝设施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建立运用数学模型描述复杂城市涝情的数模耦合模型,以分析当前城市排涝系统的不足与目前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
3.1 分析城市自然地理条件
分析城市的地貌地质、水文地质、土壤类型、城市布局等条件,了解城市自然条件,为海绵城市的兴建提供科学依据。
3.2 制定城市排涝设施建设计划
根据城市涝情特征,环境要求,人口密度,经济因素等考虑,制定可能的排涝设施建设方案,包括建设目标、布局设施、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等方面,同时需考虑其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3.3 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
按照建设方案开展施工建设,包括设备安装、管线铺设、工程竣工等环节;并且根据设计洪水标准,制定排涝计划和预警预案,确保排涝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解决问题。
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降低城市内涝概率,减轻城市洪涝灾害损失,同时它还能够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推动水利、农业、交通等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创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科学的设计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既有重要的环境意义,也有着经济价值。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推动城市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
13316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