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扩大,城市吸附面积增大,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灾频发等问题凸显。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建设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甘肃省天水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
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成为全国首批13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天水市将着眼于地下水位下降、城市洪涝、城市内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延续天水“三水共治”尝试,形成以洪涝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城市绿地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城市化发展模式。
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了多项成果:
1.完善城市雨水管网。天水市重点打造雨水收储、雨洪分流和“积水变景观”的三大功能模块的海绵网络。
2.绿化增加。天水市新增绿地5.2万亩,完成城市内涝重点区域内2.3万亩的海绵式景观园林改造。
3.教育推广。开展丰富的科普宣传,推广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引导市民重视城市水循环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虽然天水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网络建设不足。雨水收储、雨洪分流和排水系统互联互通程度较低,缺乏完整可持续的管网。
2.治理水质还需加强。在城市雨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多种污染源的作用下,城市水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3.市民意识还需提高。市民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认识和知晓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才能更好地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
未来,天水市将继续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水文地理学基础数据的整合和消化,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水资源利用高效、精准与可视化管理。同时,加大对市民的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和城市景观改善。以实现从“防洪为主”到“防洪与利用并重”的城市发展理念转变,使天水市成为整个黄河流域的海绵城市典范。
13316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