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其中大面积人工铺装、缺乏自然生态系统等,导致城市洪涝灾害和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为了建造出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城市,吉林省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以减轻城市的环境压力、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本文将从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建设原则、建设步骤和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海绵城市建设概念
海绵城市也被称为水源涵养城市,其基本思路是在现有城市内部建立含水量较高、绿化率较高的城市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界的吸收能力来减缓城市内部的洪涝灾害和热岛效应等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选择,并且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二、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1. 生态优先原则: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创造更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2.分类管理原则:海绵城市应该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分类治理各类水资源,实现优选排放。
3.依法治理原则:海绵城市应该以环境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治理城市环境。
4.社区协作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顺应社区意愿,加强地方参与度,实现群众自治。
三、海绵城市建设步骤
1. 调查评估: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步是调查评估,首先需要了解城市现有情况,进行自然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的调查。
2. 规划设计:在掌握城市情况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考虑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人文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城市既能为人类发展提供支持,也能促进自然生态保护。
3. 建设实施:在规划设计完成后,需要逐步实施建设,关键是考虑要采用可持续的构建方式。
4. 运营管理:海绵城市的运营管理同样非常重要。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城市运营管理水平。
四、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不仅可以减缓城市内部的洪涝灾害和热岛效应等问题,还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促进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减轻城市的环境压力,提高城市的能力和竞争力。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的城市建设,为中国城市建设可持续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13316224000